棉紗價格降幅擴大 雙十一需求“涼涼”
10月底,棉紗現貨價格出現第二次大幅下調,但價格下調后詢價客戶仍較少,成交仍相對冷清?!敖鹁陪y十”旺季不旺,雙十一訂單也是寒意涼涼。棉紗廠訂單不足,開機率持續(xù)下滑,產成品棉紗庫存持續(xù)累庫;棉紗貿易端庫存水平仍處于歷史偏高水平,且雖然降價銷售,但實際成效甚微,說明下游承接力弱;織造廠開機率周度持續(xù)下滑,棉布產成品庫存上升,中端紗線的庫存風險在逐步顯現,向上傳導至棉花價格。
從調查來看,10月中旬以來,江蘇、山東、湖北等地部分紡企棉紗出廠報價有800-1000元/噸的下調,其中C32S高配包漂紗報價已跌至24000-24500元/噸,C32S中低配棉紗出廠價23500-24000元/噸,與當前內地庫“雙28”新疆機采棉公重報價價差降至6500-7000元/噸。徐州某紗廠表示,雖然從即期花紗價格來看,棉紡企業(yè)產銷基本處于持平狀態(tài)或有限虧損,但考慮到企業(yè)大多有20-30天(大中型紗廠30-60天)原料庫存,不僅原料補庫期集中在鄭棉主力合約17000-17500元/噸的高位區(qū)間,而且棉紗出廠價下調超過1000元/噸,因此虧損面并沒有隨棉花期現價格大幅下挫而明顯好轉,再加上棉紗貿易商持續(xù)降價拋貨、“堰塞湖”有崩塌風險及整個棉紡織服裝行業(yè)即將步入淡季等影響,部分中小紡企又陷入新的困境。在下游棉紗、坯布整體降價去庫難度加大和2023/24年度棉花供應整體非常充足的情況下,預計12月底前棉紡廠不會集中、大量補庫,對棉花價格、銷售進度的支撐作用相對不大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
最新資訊
- 項碩在紡粘無紡布領域脫穎而出!
- 關稅反復帶來沖擊 企業(yè)如何應對
- PP無紡布是一種新型的環(huán)保材料!
- 關稅挑戰(zhàn)下,紡織服裝遇新機
- 紡粘無紡布是高效、多功能的現代材料!
- 乘金三銀四之風,柯橋紡織揚帆啟航
- PP無紡布在許多領域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!
- 紡織產業(yè)遭遇考驗 紡織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(zhàn)?
- 紡粘無紡布的生產工藝如何?
- 如何在政策紅利與技術革命的雙重驅動下實現創(chuàng)收增長?